有哪些法律法規規范收債公司的業務行為?
規范收債公司業務行為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以下這些:
綜合性法律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:對債權債務關系進行了基礎性規范,明確了借款合同中借款人與出借人的權利義務,如借款人應按約定返還借款、支付利息,禁止高利放貸等,為收債公司確定合法債權債務關系提供了依據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》:規定了催收高利放貸等產生的非法債務時,若使用暴力、脅迫方法,限制他人人身自由、侵入他人住宅,或者恐嚇、跟蹤、騷擾他人等情節嚴重的行為構成犯罪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》:對于收債公司在催收過程中多次發送淫穢、侮辱、恐嚇或其他信息,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等行為,視為違法,可給予拘留或罰款處罰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》:要求收債公司在收集、使用、存儲和披露債務人個人信息時,必須采取措施保護客戶個人信息,禁止未經授權的披露和濫用。
金融行業相關規定
《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》:要求發卡銀行對債務人本人及其擔保人進行催收,不得對與債務無關的第三人進行催收,不得采用暴力、脅迫、恐嚇或辱罵等不當催收行為,且對催收過程應當進行錄音,錄音資料至少保存2年備查。
《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》:規定小額貸款公司及其合作催收機構不得冒用行政機關、司法機關等名義實施催收;不得采取暴力、威脅、侮辱等手段實施催收;不得非法占有、處置借款人的財產等。
行業自律規范
《互聯網金融逾期債務催收自律公約》: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,要求債務催收對象應符合法律法規有關要求,不得騷擾無關人員;催收人員在與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溝通時,應使用文明禮貌用語,不得采用恐嚇、威脅、辱罵等行為;不得向債務人外的其他人員透露債務人負債、逾期等個人信息;不得冒用行政部門、司法機關以及其他任何機構或個人的名義開展催收。
下一篇: 已經沒有了
上一篇: 如何判斷廣州收賬公司使用的手段是否合法?